淮海实业集团工会
以工作室创建为平台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
日前,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4年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,淮海实业集团工会“以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工作室创建探索与实践”获得党建类二等奖。
集团工会坚持以工作室创建为平台,以创新成果转化为根本,以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为引领,充分发挥劳模工匠辐射引领作用,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、高技术英才、高素质匠才。近年来,集团共有50个集体、78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称号,培养劳模工匠34人、各类技能人才350余人,进一步充实壮大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。
坚持“党建创新、工作创优”双创工作理念。集团工会坚持把党的建设融入工作室创建的各项工作中来,以党员、劳模等为领头人,以技术骨干为主要成员,采取“揭榜挂帅”方式,开展“党建 技术”“党建 营销”“党建 质量”等专题项目攻关。近年来,通过持续创建,集团共创建工作室11个,工作室成员200余人,直接参与工作室创新项目695人次,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、辐射带动、鼓励创新的积极作用。
坚持围绕中心工作,着力破解发展难题。集团工会以“建功‘十四五’ 奋进新征程”为主题,开展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42场次,参与职工3800余人次。安徽矿机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“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”名单;新材料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发煤矸石高效脱碳技术,被列入省属企业“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清单”;华星公司主导制定正弦滚轴筛行业标准,正弦滚轴筛获评“安徽省工业精品”“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”。
坚持“效果导向”,充分发挥“冲锋队”和“生力军”作用。各工作室开展“揭榜挂帅”攻关项目200余项,25项创新成果获得发明专利,2项qc小组成果获得全省三等奖,132项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,创造经济效益4亿余元。
坚持能力素质双提升。集团工会持续完善培养、评价、使用、激励、保障“五项机制”,大力推进培训、练兵、比武、晋级“四位一体”的技能提升通道,影响并带动更多优秀人才创新攻关。各工作室团队中,5人次获评“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”,12人次入选省属企业“538英才工程”,200余名职工晋升技能等级。
通过工作室创建,集团上下抓创新、谋发展的共识得到充分凝聚,广大职工支持创新、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明显提升,创新驱动发展效应得到持续彰显,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了新舞台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装上了新引擎。